作者:文化部
发布日期:2018-09-28 09:23:18 浏览次数:5625
虽然已到初秋,天气依然炎热。
正午的阳光直射金家河河谷,河谷成了“蒸笼”。
金家河是澧水的源头之一,位于湖南石门县与湖北鹤峰县交界的大山深处。
8月下旬的一天,在石门县壶瓶山镇天坪村年轻的村主任王滔(右)的带领下,笔者一行来到了湘佳牧业石门土鸡散养户李树云、李树耀兄弟的家庭农场。
李氏兄弟一家是石门县天坪村有名的贫困户。
两人的父母都是80多岁的老人了。见到两位老人时,两人正在一间破败的房子里用手剥着玉米。
一家四口,房子是上世纪70年代依山而建的土家板壁屋,屋里屋外也堆满了刚从山地里收回来的玉米棒子。
这个家庭为什么这样贫困?
同行的村主任王滔介绍,主要是交通不便,与世隔绝。
李家以及附近的几户人家几十年来一直不通公路,门前就是金家河,平时出门,要靠竹排摆渡过河,就是到镇里,也要翻越几座大山,剩余的农产品根本卖不出去。
直到去年,通村公路才修到李家的对岸。
常德市武陵区驻村扶贫工作队还筹资10多万元,为这几户人家专门建了一座吊桥,终于解决了出行问题。
李家兄弟,老大今年60岁,老二今年52岁。老大为人憨厚,老二是聋哑人,由于家庭贫困,加上没有文化,至今都是单身。
一直以来,兄弟俩主要靠种植玉米、烤烟和养猪为生。
但由于兄弟俩没有文化,不大懂得烤烟的种植特别是烘烤技术,尽管勤劳,结果烤烟卖不出好价,甚至年年亏本。
在湘佳牧业和村委会的帮助下,从去年开始,村里有十来户人家开始散养石门土鸡。
今年,李氏兄弟在村主任王滔的关照下,也利用起房前屋后的林权山地,散养石门土鸡,首批散养了500只。
湘佳牧业养殖技术专家郑泽敦还专门来到村里,为石门土鸡散养户传授土鸡养殖技术,坐在前排的李树云听得特别认真。
年轻的村主任王滔特别关照这个特殊的家庭,几乎每周都要来到李家,看一看石门土鸡的生长情况。
政府对这个贫困家庭也予以特殊关照,不仅为他们新修了吊桥,作为危房改造对象,正在为他们修建新房,预计11月份就可完工,还为今年60岁的李树云(左)落实了“五保户”政策。
前来村里察看石门土鸡长势情况的湘佳牧业养殖专家夸奖兄弟俩的石门土鸡养得好,两人得知后,高兴得合不拢嘴。
这里树木葱茏,空气清新,野草丰茂,由于养殖环境好,加上两人勤劳,李氏兄弟养殖的500只石门土鸡确实长势良好。
王滔主任鼓励兄弟俩:要让石门土鸡多吃草,多吃虫,多跑动,多晒太阳。只有把鸡养好了,才能卖出好价钱!
兄弟俩听了,抱着自己养殖的石门土鸡,憨厚地笑着。
每到夏天,这对兄弟总是喜欢打着赤膊劳作,上身都晒成了古铜色,看上去身体还不错。